学瑜伽很难?瑜伽想要学好,基本原理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练瑜伽看起来很简单的原因,小编就把瑜伽中常见的几种对抗原理跟大家分享下。
整合对延展
瑜伽体式中的身体需要整合在一起-就是骨骼吻合和肌肉贴紧的“打包”状态 (而不是像一堆零件松散地在一个皮囊中);但同时也需要有可以向外周扩展的自由。每个身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骨骼结构,软组织的状态..这些决定了一个身体是很“松”/“很灵活”; 还是很“紧”/“很硬”;在瑜伽练习中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把这两种对立的状态带到一个适合个别身体的平衡点。培养身体中轴能量线的意识,在瑜伽体式的练习中找到身体灵活和紧致的最好的统一。
根基对向上
每一个体式都有一个根基:可以是脚;可以是手,可以是屁股,可以是肩膀,或者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每一个体式中,都要找一个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的体式走向。 你的根基越是扎实,就可以向上延伸的更多。 比如, 在站立体式中,脚-腿-胯向下扎根;脊柱-身-头向上延伸;我们感觉到的是根基向下的坚实感和身躯向上延展的轻盈。
向内对向外
如果我们看身体的胯和腿,腿在髋关节的内旋让胯更宽,拉动骶髂关节 (SI), 带动骶骨最上的头尖向前影响腰椎的弧度;这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用外旋的力量来给身体带来稳定,来延长骶骨,胯和腰部。
再比如在手臂向上,特别是负重的体式中; 比如下犬,我们也需要平衡肩部和手臂的向内和向外的旋转力量。比如下犬手掌按压地板需要小臂的内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同时要启动大臂的外旋这样才能为肩部提供更好的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百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cnlv.com/20830.html